萬里黃河,氣象萬千。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黃河自東明縣流入山東,在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流經9市25個縣(市、區),惠澤齊魯大地。山東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全方位、多層次深化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特別是黃河流域主要環境指標連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2023年,黃河干流山東段水質連續八年保持Ⅱ類,主要支流優良水體比例連續兩年達到100%。山東正執“綠色之筆”,描繪綠水青山黃河畫卷。
“2023年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為黃河三角洲地區缺水和生態保護補水問題協調呼吁。”作為一名從事環境衛生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東營市濕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職工張金海從事環境衛生工作31年來,一直致力于保護和改善生態。
東營是黃河奔騰入海前的最后一站,見證著黃河的變化。作為退海之地,黃河三角洲成陸時間短,土地鹽堿,生態環境脆弱。面對這片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輕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山東下大力氣做好生態修復。2020年至2023年連續四年年均向清水溝、刁口河流路補水超過2億立方米,較前10年平均值增加3倍多。
通過連續多年的生態補水和生態修復,黃河三角洲的濕地生態修復成效顯著,區內植物種類由1995年的393種增加到現在的685種。“黃河入?诘纳鷳B越來越好了!”黃河三角洲的變化,張金海都看在眼里。今年全國兩會,他依舊心系大河之洲,帶來了《關于面向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保護修復開展多河流入海試驗的建議》,希望能幫助黃河入?诘纳鷳B環境變得更好。
沿著黃河逆流而上,來到黃河下游最大的湖泊東平湖。伴隨天氣回暖,沉寂了一冬的水面熱鬧起來。青頭潛鴨、白琵鷺、白鷺等大批水鳥時而在空中飛舞盤旋,時而在水中覓食嬉戲,勾畫出一幅生動和諧的春日美景。
東平湖所在的泰安市,是一座黃河干支流全域覆蓋的城市。“全面融入和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是泰安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重大歷史機遇、重大實踐課題。”泰安市市長李蘭祥代表說。近年來,泰安市準確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戰略要求,以科學規劃為引領,以重點項目為載體,持續加強泰山、大汶河、東平湖三大重點生態區域治理,全力推進以抽水蓄能、鹽穴儲能儲氣為支撐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加快構建以數字化賦能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積極成效。2023年,34個項目入選省推進黃河戰略重點項目,100個市級黃河戰略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6.9億元。
去年10月,省政府批復同意支持泰安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給予了泰安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也賦予了泰安重要使命任務。李蘭祥介紹,下一步泰安將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堅定不移在黃河戰略先行區建設上打造新典范,爭當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檢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成效,不僅要看“外在顏值”,更要看“內在氣質”。華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施乾平委員在調研中發現,當前山東能源結構偏煤的情況正在改變,新能源已經逐漸成為山東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在供給端,山東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企業端,以標準提升倒逼綠色轉型;在生活端,深入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2023年全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1934.9萬千瓦、總規模達到9395.8萬千瓦;新型儲能規模達到398.3萬千瓦,穩居全國首位。“我們企業在發展中秉承產業與生態協調發展理念,和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共同打造山東華納新能源有限公司,致力于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助力山東的能源結構轉型。同時我們也打造了多個產業平臺,積極推動沿黃產業合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施乾平說。
黃河寧,天下平。當前,黃河山東段已安全度過2023—2024年度凌汛期,但山東黃河河務局副局長李遵棟依然不敢有絲毫懈怠。“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這為我們加快構建抵御自然災害防線提出了更高要求。”
洪水風險依然是黃河流域的最大威脅。當前,山東完成黃河下游防洪工程、東平湖蓄滯洪區防洪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800多公里標準化堤防全面建成,堤防整體抗洪能力顯著提升。“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引黃涵閘改建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已于2022年全面開工建設,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提高防洪能力,保障供水安全。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助力構建山東現代水網,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李遵棟說。
黃河入海處,山東正采取務實舉措保障黃河長久安瀾、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強化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守好黃河入海最后一道環境關。2023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連續第三年達到“30+”水平,優于國家下達的年度目標10%以上;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84.3%、超年度目標15.7個百分點;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100%安全利用。
大河奔騰,不舍晝夜。齊魯大地上,集生態屏障、文化弘揚、休閑觀光、生態農業于一體的復合型沿黃生態廊道正在加速形成,千百年來哺育齊魯兒女的黃河正煥發新的活力。(陳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