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社會 > 大眾評論
投稿

面向大眾的地理與歷史解釋的讀本 ——讀《中國歷史的地理密碼》有感

2024-02-05 00:12:49 來源:今日報道網 作者:郭洪志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歷史是按照什么樣的邏輯展開的?前進的動力是什么?估計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統治階級如何腐朽,如何剝削百姓,然后老百姓不堪忍受欺壓,奮起反抗,導致該朝換代。在自然經濟條件下,人們靠天吃飯,王朝靠天生存,如果老天爺憤怒,老百姓沒吃沒喝發怒,群聚造反,替天行道,推行革命,甚至改朝換代。究其實,是地理環境變化造成的,地理環境參與歷史大劇的書寫,宮廷里的帝王將相,外戚內豎,反而是小角色。“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并非裝飾門面的虛詞。這是我讀董金社先生著《中國歷史的地理密碼》獲得的新觀念。這本書給了我們觀察歷史的新視角,讓我從中抽取幾個例子說明。
 
面向大眾的歷史與地理讀本(郭洪志,改動以后)(1)314.png
 
  作者先談山川大勢,三級地勢加海洋,一共四級。這第四級,太重要了,藍色國土。過去咱們技不如人,西洋、東洋人從海上打過來,沿海被蠶食,如果把第四級地勢加進來,就好了,藍色海洋,藍色國土,藍色海軍,藍色安全,藍色經濟,中國就安穩了。作者強調這一級地勢,太重要。他最精彩的是分析一二三級地勢人文活動的融合過程,說是第二級階梯(黃河中游)是中華文明搖籃,先用力實現和東部平原、山東丘陵地帶的東西融合,就是夷夏東西和夷夏融合,夏人在西,商人在東,周人又從西打過來,齊國強大后,和秦國對壘。這是第一階段,太行山東西兩側的融合。然后是南北融合,跨過淮河,長江,北邊跨過燕山,陰山,中國從“中國之中國”向“亞洲之中國”轉進。然后,再通過第二階梯融合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這個融合的樞紐在河西走廊。在幾個關口,南北穿越祁連山,青海、西藏和甘肅,內蒙古融合,然后進入中華大家庭,在進入“世界之中國”階段,現在,我們就處在這個階段,成為世界大家庭的一員。作者用“在小空間里孕育,在中空間里融合,在大空間里摶成”來表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磅礴過程,我覺得把握住了關鍵點。
 
  讀作者關于氣候變遷對人類歷史的形塑力一章,也深受啟發。例如,1644年,明崇禎皇帝吊死煤山,大順政權倉皇出逃北京,大清順利入主京城,背后的原因,竟然是從元朝中期就開始的斷續氣溫下降,1644年竟然是中國歷史上平均氣溫最低的年份,清朝就在這年滅亡,大清入主!明末,氣候旱澇無常,糧食歉收,導致農牧交錯地帶社會生態紊亂,百姓起義,糧食不夠吃,就吃野草,吃野兔、老鼠,結果爆發鼠疫,加劇百姓逃亡流徙。政府又腐敗,行政效率低下,救濟不急,百姓不滿,聚眾造亂。陰天又逢連陰雨,白銀貿易卡殼了,與中美洲的白銀貿易中斷,國內爆發通貨緊縮,銀子越放越值錢,大家都存白銀,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少了,商品經濟和手工業者收到打擊。李自成的農民軍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本想把盤踞汾河流域的官兵攆跑,兩軍接觸,明軍成建制投降,原因就是朝廷發不了餉銀。崇禎吊死煤山,李自成進駐紫禁城,對官員敲骨吸髓式的逼捐,人心盡失。他率軍至山海關與吳三桂決戰,半路殺出多爾袞率領的清軍。此時,大順軍中又有瘟疫爆發,結果兵敗一片石。京城又有鼠疫爆發,大順兵不得不快速逃離,清兵得以順利進入北京。神奇的是,瘟疫竟然消失了。第二年,氣溫迅速回升,進入上升周期,大清朝得以有盛世之運。到清中期,人口暴增,達到4個多億,吃飯又成了問題,氣溫又開始趨勢性下降,太平天國運動興起,黃河決口橫流20余年無力封堵,奪大清河入海,加上洋人瓜分,屈辱受盡,到1911年,氣溫又達到最低,辛亥革命又爆發,又變天。董仲舒說:天不變,道亦不變,天變了,道也得變。這就是歷史演變的地理密碼,能不慎乎?
 
面向大眾的歷史與地理讀本(郭洪志,改動以后)(1)1449.png
 
  在我的印象里,小時候氣候寒冷,糧食就是不夠吃(積溫不夠,光合作用時間短),科技水平也不行,還是靠天吃飯,F在氣溫上升,肥料豐富,作物品種好,產量大幅度提高,人口即使十四億,多出十億,也能溫飽有余。這讓我想到,當前,全球氣溫持續上升,按照歷史邏輯,又是大時代來臨,這可是中國時代啊。按書中引出的地理與歷史的邏輯推演,真的存在歷史演變的密碼,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商機無限,如太陽能、新能源汽車興起,中國抓住了機會。
 
  還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作者引出大文章。例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引進了汗血寶馬,苜蓿,葡萄之類?伤鍪刮饔虻膶Щ鹚,竟然是大月氏王的頭顱飲器——匈奴大單于竟然用大月氏王的頭顱飲酒。再如,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諸國,在大夏國發現在那些地方竟然能買到四川的絲綢和拐杖,就判斷南方有一條路經過印度到達中亞地區(繞過青藏高原),由此發動探險,尋找道路,最終被阻擋,漢使到了滇國,受到好生招待,與漢朝合作并稱臣,到了夜郎國,漢使被問,夜郎和漢誰大?產生了“夜郎自大”的典故。在這之前,只是縣官級別的漢使唐蒙在南越國被招待吃特產——枸醬,一問才知道是巴蜀特產;氐介L安,告訴漢武帝,說有一條水陸可抵達南越的番禺(廣州,珠江上游東江清河支流),古代稱“僰道”,四川宜賓是起點。作者抓住“地理信號”這個關鍵點,解開磅礴歷史進程的地理密碼,可謂精準。
 
  對我沖擊比較大的,是滿清王朝落后的地理觀念導致其衰落問題。作者用了很大篇幅證明明末清初,中國地理學,地理觀念與西方差不多,并駕齊驅。例如,康熙、乾隆都拜西方傳教士為師,南懷仁是大學者,學天文、歷算、地理,制圖術,可怎么地理觀念就落后了呢?原來是“文化專制”,或者文化傳播中的腸梗阻所致?滴、雍正、乾隆都學地理,知識淵博,康熙組織實施的地圖測繪,大清一統圖是全世界質量最好的?芍皇撬麄兠靼撞恍邪,普通百姓明白才是國家之福。先進科學文化知識出不了紫禁城,只在頂層士大夫階層流傳就是變相的文化專制。因為當時沒有普及義務教育,無公立學堂,知識沒法下傳,或者說執行力不夠。后來,張之洞籌劃開新式學堂,地理納入必修課,可落實下來,時間進入20世紀了,十八十九世紀,中西方差距拉開很大。
 
面向大眾的歷史與地理讀本(郭洪志,改動以后)(1)2364.png
 
  全書37萬字,內容豐富,還有很多內容,如講黃河,燕云十六州,河西走廊,篇篇精彩。我從中收獲很大。讓我從帝王將相、村婦野夫,宮廷猥瑣劇中轉出來,觀察中國的大地理、大歷史,大文明的興衰起廢。本書確實是大眾讀物,但里面有嚴肅的學術內容,看明白,理解了,對理解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確有用,我覺得,大歷史,大地里,大文明,定位準,可以作為認識中國,理解中國和熱愛中國的好教材。
 
  我是醫生,大醫精誠,大醫治國,用醫學的思想可以治國。但你先得望聞問切,把握病情,才能對癥下藥。病情來源于本,治病在治本。類似董金社的書,其國家之本乎?(郭洪志)
 
責任編輯: 王薛灃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

亚洲欧美国产中文精品视频|日本欧美动漫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